宏韵中医
020-62875366
健康科普
您的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 >
这几道药膳,健脾祛湿、养心安神
来源:宏韵中医   发布时间:2023-05-16

  立夏过后,天气转暖,温度升高,阳气渐旺,此时植物繁盛,雨水增多,南方地区已有明显的湿热迹象。中医认为,“心主夏”,夏季心正旺,“火气通于心”,人体容易出现上火、心烦、失眠、口舌生疮等表现。初夏“梅子未黄先着雨”,又逢多雨之季,湿气易内留于体,容易使人出现食欲不振、腹胀、肢体困重等不适。故而此时养生应注意健脾祛湿、养心护心。

  为大家推荐几道药膳:

  土茯苓炒薏米煲龙骨

  材料:

  干土茯苓60g(鲜土茯苓200克),炒薏米50克,陈皮1瓣,蜜枣2个,猪脊骨250克,食盐适量。

  做法:

  猪脊骨斩件焯水,再向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煮沸,入上述材料,慢火煮1小时,调味即可。

  被誉为“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以及“生命健康之禾”的薏苡仁,不仅营养价值极高,而且易被胃肠道消化吸收,经常食用,能增强人体免疫力,使人体态轻盈,身体药,早在《神农本草经》,已将其列为“上品”之药。

  中医认为,薏苡仁味甘、淡,性微寒,归脾、胃、肺经,既能利水渗湿,又能健脾止泻,凡水湿滞留者皆可使用,尤以脾虚湿滞为宜,常用于水肿、小便不利、脾虚泄泻等证。薏苡仁集健脾与祛湿于一身,具有利水而不伤正气,补脾而不滋腻的特性,而且药力缓和,因此常作为老广祛湿汤料的必备之品。

  除了健脾祛湿,薏苡仁还擅于清热排脓,既能上清肺金之热,用于肺痈吐脓,又能下利肠胃之湿,用于肠痈腹痛。另外,薏苡仁还有渗湿除痹、舒筋脉、缓挛急的作用,用于风湿热痹,湿滞经络引起的痹痛、筋脉拘挛、水肿等证。

  临床上,薏苡仁可生用或炒制后使用,生薏苡仁药性偏寒,功效偏于清热利湿,除痹止痛;炒制后的薏苡仁,寒性及利水之力减弱,功效偏于健脾止泻,适用于体质虚寒人群。

  土茯苓味甘淡,性平,具有清热除湿,泄浊解毒的功效。炒过的薏仁能减少其寒性,就更适合大众食用。土茯苓和炒薏米一起搭配,祛湿效果更好,再加陈皮理气化痰,脾胃健运,痰湿自然无所遁形。蜜枣能清心安神。本汤膳适合湿热体质,大便粘,小便黄、容易长疮疔人群食用。

  小贴士:

  阳虚体质人群可稍加生姜;孕妇不宜。

  白扁豆粥

  材料:

  白扁豆30克,薏苡仁30克,粳米50克,食盐适量。

  做法:

  1、用一无油无水的炒锅,开火,待稍热后加入白扁豆、薏苡仁和粳米,慢火炒至有香气飘出。

  2、把所有材料稍冲洗,加适量清水煮至绵烂,加盐调味即可。

  白扁豆粥来自《本草纲目》,是男女老少都适合的粥食。《本草纲目》中十分推崇用粥作为食疗之用,整本书总共有62首粥方,各方名下只注明功效,无剂量与煎服法,有寓补益调治功效于日常饮食之中之意。

  煮这个粥最好用粳米,《本草纲目》中这样描述:“粳米粥为资生化育之神母”。粳米其实就是我们在超市中看到的圆圆滚滚的那种大米,煮粥比较绵绸。

  炒米粥在书中描述的功效就是“益胃,除湿”。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拉肚子了,或者出去暴晒后汗多,都很适合吃炒米粥,特别是煮出米油的炒米粥。扁豆和薏米炒了以后,更有益脾胃,也有一定的祛湿作用,很是适合一家大小。

  红枣桂圆茯神煲猪心

  材料:

  猪心1个,茯神30克,红枣5个,桂圆肉30克,生姜3片。

  做法:

  猪心剖开洗净、切片,焯水备用。

  所有材料加入沸水中,转慢火煲50分钟至猪心熟透,调味即可。

  猪心性平,味甘咸,清代医家王孟英著作《随息居饮食谱》中提到猪心能“补心,治恍惚、惊悸、癫痫、忧恚诸证”。

  茯神是茯苓菌核中间抱有松根的白色部分,祛湿的效果虽然较茯苓弱,但宁心安神的作用更强。

  以上两者搭配能补益心脾的桂圆肉,养心安神的效果十分好,最适合平素容易自汗、心悸心慌、面色苍白、失眠多梦的人群食用。

  很多人都说,心脏不舒服,吃点辅酶Q10吧。那么,大家常挂在嘴边的辅酶Q10究竟是何方神圣?辅酶Q10对心肌细胞来说确实重要,因为心肌细胞需要很多能量,而辅酶Q10是能量产生的重要环节。辅酶Q10对心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辅酶Q10是人体可以自然产生的一种物质,而且有些食物当中其实也富含这种成份。食物当中,猪心和牛心的辅酶Q10含量较高。当然一些深海鱼和禽肉类也是辅酶Q10的良好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