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韵中医
020-62875366
健康科普
您的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 >
时至暮春,养生遵循“三宜三忌”
来源:宏韵中医   发布时间:2023-05-05

  时至暮春,南方已开始有炎热之感,常伴有夜雨昼停的天气,潮湿多雨是此时的气候特点。中医认为,湿为阴邪,易损阳气,易伤脾胃。如人们的起居饮食稍有不慎,则容易感受湿邪,出现食欲不佳、便溏腹泻、身体困重、关节肌肉酸痛不适等脾虚湿困症状。

  养生注意“三宜三忌”

  养生三宜

  ●祛湿

  ●健脾

  ●饮茶

  祛湿

  此时降雨多、湿度大,要注意防湿邪侵入人体,否则容易出现精力不好头晕沉、困倦疲惫等湿热症状。

  建议:薏米是清除体内湿热的好药材。平时煮粥做饭时放一些薏米,也可搭配红豆做成经典食疗方--红豆薏米粥。需要提醒的是,孕妇忌用薏米,且薏米不宜空腹吃。另外,也可用茯苓、淮山、党参等煲肉汤喝。

  健脾

  谷雨后,阳气渐长、阴气渐消。中医认为,此时脾处于旺盛时期,能涵养胃气,有利于营养吸收,是适当调补的好时机。

  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它帮助身体将摄入的食物和水转化为营养物质以此来滋养身体维持着身体日常的代谢。脾虚的人,容易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萎黄,还可能腹胀、胃口差、大便不成形。

  两个好习惯能健脾

  饮食有节

  《说文解字》徐注说:"脾主信藏志信生于土。""脾主信"说的是脾的功能是有节律的,因此就要做到作息有序,一日三餐时间规律,饮食有度,不暴饮暴食。

  《黄帝内经》中还说,老人"七十岁脾气虚",也就是说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消化能力也开始自然减退,因此老年人吃饭更要注意。

  适当运动

  中医讲"动则生阳",即在肌肉运动中可以产生大量的热量,所以脾阳虚的人,可以适当锻炼,运动量不需要太大,但是活动时间可以稍微长一点。

  慢跑、游泳、散步等中等强度的运动都是脾虚者比较适合的项目,此外,手脚发凉适宜用温补疗法,也可以通过运动补虚祛寒以增强机体生命力。

  两款药膳养好脾

  健脾粥

  党参(或西洋参)3克,山药12克,陈皮3克,薏苡仁10克,芡实5克,粳米(或小米)30克,一起熬煮成粥。

  益脾饼

  组成:白术30克,干姜6克,大枣250克,炒山楂10克、鸡内金15克,面粉500克,植物油、食盐各适量。

  做法:将白术、干姜用纱布包扎好,放人锅内,下入大枣,加水适量,先用大火煮沸,后用小火熬煮1小时左右,除去药包和大枣核,留汤备用,把枣肉搅烂成枣泥待用。将鸡内金研成细末,与面粉混合均匀,再将枣泥倒入,加入药汤适量,和成面团。将面团分成若干小剂子,做成薄饼,用小火烙熟即可。

  饮茶

  民间谚云:“谷雨谷雨,采茶对雨。”谷雨前后采摘的茶细嫩清香,味道最佳,又叫二春茶。

  建议:此时采摘的新茶,具有清火明目、生津止渴的功效。但饮用时必须适量,切忌贪多贪浓。

  养生三忌

  ●躁郁

  ●发物

  ●湿寒

  躁郁

  春季与肝相应,工作和生活压力容易形成紧张、焦躁等不良情绪,造成肝气郁结不畅。

  建议:心中烦闷时可以按摩十宣穴(位于十根手指尖端的正中央):用拇指指甲用力反复重掐,以有酸痛感为主,刺激总时间每次以不超过5分钟为宜。这种宣泄方式可以畅达气机,起到舒缓肝气的效果。

  发物

  接近立夏,此时气温越来越高,各种花草盛开,杨絮、柳絮漫天飞舞,加上人们踏青等室外活动增加,很容易引发鼻炎、哮喘等过敏问题,尤其是过敏人群。

  建议:除了出门佩戴口罩注意减少过敏原接触外,建议大家饮食少吃荞麦、蚕豆、牛肉、鲤鱼、虾、蟹、茄子、酒、辣椒、咖啡等辛辣之品、腥膻发物。

  湿寒

  谷雨后即将迎来季节交替,早晚温差较大、气温不定,再加上空气湿度增加,为各种细菌、病毒的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很容易湿寒困身而引发多种疾病。

  建议:建议外出时关注气温、及时增减衣物,注意关节部位的保暖,避免在阴凉潮湿的地方久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