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老天爷频繁“变脸”,时雨时雾,忽冷忽热,最易诱发呼吸道疾病。
最近也是正值流感高峰,体质稍差的或者受凉后就出现喷嚏、鼻塞、咽痛、口干、咳嗽、咯黄痰等不适,多属风热袭肺或者痰热蕴肺证。
今天,江门市五邑中医院中医经典科给大家推荐一款清热化痰汤——鲜鱼腥草猪肺汤,具有清热宣肺、化痰止咳的功效。
鲜鱼腥草猪肺汤
材料:
猪肺1副、鲜鱼腥草60g、南杏仁30g、北杏仁30g、薏苡仁30g、猪瘦肉200g、生姜3片。(可供3至5人食用)
做法:
把猪肺的气管口对准水龙头往里灌水,待猪肺膨胀到不能再膨胀的时候,把里面的血水挤出,如此反复多次,直至猪肺颜色转变为粉红或白色,再浸泡30分钟,切块,氽水捞起;
热锅无需放油,将猪肺倒入翻炒至水干,盛起;
鱼腥草漂洗干净,猪瘦肉切块,氽水捞起,余材料洗净;
将所有材料放入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ml,武火煮沸,改文火煮1.5小时,调入适量食盐食用。
功效:
鱼腥草性微寒,味辛、酸,入肺、大肠、膀胱经,功能清热解毒、消痈除肿、祛痰化湿,素为清肺热、化痰结的要药;
猪肺性微寒,味甘、淡,入肺、胃、大肠经,有润肺顺气的作用,二味合用,共奏清热宣肺、生津利咽、化痰止咳之功。
生姜,味辛,性温,归肺、脾、胃经,功效能解表散寒、健脾养胃、温中止呕以及化痰止咳等。
薏苡仁味甘、淡,性微寒,入脾、肾、肺经,能补脾益胃,胜水除湿,其寒凉之性,上清肺金之热,下利肠胃之湿,且能缓和拘挛,通利关节,消痹止痛。
杏仁味苦,性微温,有小毒,入肺、大肠经,横行而散,直行而降,通利肺气以化湿利水,润燥利气以行血破瘀。
薏苡仁、杏仁两药相伍,相须为用,使湿邪利,热邪清,经络通,筋脉舒,痹证愈。
适合人群:
这款“清热化痰汤”,能够疏风解表、清热宣肺、化痰止咳、宣降肺气。可预防呼吸道疾病,也可适用于为上呼吸道感染、咽喉炎、支气管炎、肺炎等辅助治疗药膳汤饮。需注意鱼腥草性微寒,虚寒体质者不宜多吃。
专家点评:
鱼腥草正名蕺菜,此草是我国民间的一种菜肴,可凉拌、烹炒而食之。鱼腥草味如其名,有一股鱼腥的味道,就跟榴莲、芝士一样,常常是爱者极爱,恨者掩鼻。
鱼腥草一直扮演药、食两用的双重角色。中医认为其能清热解毒、消肿疗疮、利尿除湿、健胃消食。现代医学也表明,鱼腥草中含有丰富的多糖、钙、磷等营养成分,有抗菌、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利尿等作用。
小贴士:
鱼腥草是一种寒性的中药材,海鲜类的食物性质寒凉,两者同时食用会引起肠胃不适,导致腹痛和腹泻。
古人云:“春眠不觉晓”,在春季,身边总会有人吐槽“春困”精神状态,就是早上睡不醒、不肯起,或者醒了又没精神,频频打哈欠,看上去懒洋洋、有气无力的。
这是由于春季雨水多、湿气重,加上个人体质脾胃功能虚弱、水湿不能运化,从而表现出头重如裹、胃满腹胀、不思饮食、大便粘腻不成形等表现。
所以,健脾祛湿、解除春困的汤品必不可少,如下面这款利湿解困汤。
利湿解困汤
材料:
薏米100g、茯苓100g、白扁豆100g、芡实100g、山药150g、猪脊骨500g、生姜3片。(可供3至5人食用)
做法:
薏米、扁豆放入锅里,文火炒至微黄;
猪骨汆水后切小块备用,其他材料洗净;
所有食材加入锅里,加清水2500毫升(约10碗水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煮约1.5小时,调入适量食盐食用。
功效:
芡实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山药健脾养胃,祛湿利水;薏米健脾祛湿、补中益气、养血安神;茯苓健脾益胃、利水渗湿、养心安神;白扁豆健脾、淡渗、利湿。
适合人群:
这款“利湿解困汤”,具有健脾祛湿、解困除烦之功效,能缓解疲劳倦怠、浑身困重、胸腹不适、食欲不佳,湿气重等春令湿困常见不适。适合人们在雨水春困时节饮用,老少咸宜,尤其是脾虚者。
专家点评:
中医认为:在春天没精神、频繁犯困,主要是因为“体内阳气跟不上外界阳气升发的步伐”。
一是考虑:脾虚湿盛,春季的空气湿度本来就比较大,脾喜燥恶湿,再加上脾常不足,湿邪困脾,就无法正常运化水湿。即:外湿+内湿,孩子就会出现积食、大便黏腻、舌苔水滑、胃口不佳、精神不振等症状。而且脾除了运化,还有升清的功效;一旦脾虚湿困,人就会明显有疲乏感。
二是考虑:肝木过亢。春主肝,春季正是肝气旺盛之时,肝木过盛,就会容易发脾气,还会出现精神不振、四肢沉重、眼干目赤等症状。
温馨提醒
春季要夜卧早起,不宜睡得太多。《黄帝内经》中就说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形,以使志生。”
注意这里的夜卧是指比以往晚睡一点,并不是尽情熬夜,如:9点睡觉的,现在适当推迟20~30分钟,9点半左右睡觉也是可以,早上7点左右醒来,整体睡眠时长和睡眠质量就会不错。
此外,中午11点~1点这段时间,可以适当午睡30分钟左右,不要睡太久,避免导致下午没精神,或影响晚上的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