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三伏天的来临,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到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此时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而对于人体来讲,阳气外发,阴伏于内,新陈代谢比较旺盛。做好这个特殊阶段的养生,对防病健体、延年益寿是大有裨益的。
# 起居规律,谨防寒湿 #
夏季人体心火旺,肺气衰,人应晩睡早起,顺应自然,保养阳气。《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此时,晚些入睡,以顺应自然阴气的不足,早些起床,以顺应阳气的充盛。
在体育锻炼时,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晩天气较凉爽,空气新鲜的地方进行。尤其是老年人,不宜做过分剧烈的运动,更不可过激活动,否则大汗淋漓,汗出太过,损伤津液,也易损阳气。
应睡好午觉。由于夏天晚上睡眠时间较短,而中午气温特别高,因此要适当午睡,以恢复疲劳。《素问·痿论》曰:“心主身之血脉”,“心主神明,开窍于舌,其面在华”。午时稍睡一会,宜于养心,心经旺盛,则能推动血液正常运行,进而达到养神、养气、养筋的作用,使人体精力充沛。
夏月暑热湿盛,宜防暴晒降室温,但不可只图一时之快,过于避热趋凉,切不可在室外露宿,卧居潮湿之处及坐冷石冷地。因为夏季暑热外蒸,汗液大泄,毛孔开放,机体最易受风寒湿邪侵袭。如果不注意调摄,人体气血虚弱,再遇外邪侵袭,很容易引起手足麻木不遂、面瘫等病。《养老奉亲书》指出:“夏月天暑地热,若檐下过道,穿隙破窗,皆不可乘凉,以防贼风中人。”
在衣着方面,由于夏天天热多汗,衣服要薄一些,衣衫要勤洗勤换,久穿湿衣、汗衣,会刺激皮肤,引起多种疾病。
# 饮食清淡,切勿贪凉 #
夏季的饮食宜多辛温,少苦寒,节冷饮。《养生镜》中指出:“夏之一季是人悦精神之时,此时心旺,液化为水,不问老少,皆宜食暖物,独宿调养。”此时“心旺肾衰”,是指阳气旺而阴气弱,食暖物,以助阳气,而顾护阴气。
酷暑盛夏,因出汗过多,常感口渴,适当喝些饮品而不过量,可帮助体内散发热量,补充水分、盐类与维生素,起到清热解暑的作用,如绿豆汤、乌梅三豆汤等等。但切忌因贪凉而暴食冷饮、冰块、凉粉、冷粥及生冷瓜果等。
按中医脏与腑之间的关系讲“肾无心之火则水寒,心无肾之水则火炽。心必得肾水以滋润,肾必得心火则以温暖”。从中不难看出心与肾之间的重要关系。因此,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杂粮以寒其体,不可过食热性食物,以免助热。冷食瓜果当适可而止,以免损伤脾胃;厚味肥腻之品宜少勿多,以免化热生风,激发疔疮之疾。
所以,夏季养阳还要防范饮食不当,可进食一些既能祛湿又能加强脾胃功能的苡米粥、藿香茶、绿豆粥、凉拌马齿苋,以清化湿热,清热解毒。
# 适当出汗,茶饮祛秽 #
夏至以后,气候炎热,雨水多,外界环境湿度加大,湿热交蒸。一则潮湿闷热影响人体舒适感,二则人体内部水湿不运,阻遏气机,影响阳气升发,两湿相加,容易感受暑湿之邪而患病。
中医认为,湿为阴邪,性黏腻、秽浊,影响体内阳气运行,让人体产生“沉重”、“困倦”感觉。所以,要缓解夏季不适感,即要养阳,又要祛湿。
有些人夏季生活,追求清凉,恣食生冷过度而损伤脾胃之气。殊不知,脾喜燥而恶湿,一旦脾胃功能被湿邪所阻遏,而不能正常运行,就会出现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大便溏泄、小便不利、皮肤渗液、水肿、四肢不温等症状。另外,夏季也不能过度使用空调、电扇,使人感受寒邪,而给健康带来危害。
夏季人体腠理开泄,此时不要遏制汗液外出散发,否则,湿热郁于体内,人体易出现四肢酸痛僵硬、身体困倦、精神萎靡不振等情况。治疗主要采用芳香悦脾、辟秽化湿的方法。每天可用藿香、佩兰各10克,滑石、焦大麦各30克,甘草3克水煎代茶饮用,有一定效果。
# 冬病夏治,调补阳气 #
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的原则,一些冬季常发的慢性病以及一些阳虚阴寒内盛的疾患,如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支气管哮喘、慢性腹泻、虚寒性胃腹痛、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症,可以通过伏天的调养治疗,使病情得以好转、康复。其中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最宜此法。
冬病夏治可采用敷贴疗法、隔姜灸法等,令人体阳气充足,至冬季到来时平安渡过。
敷贴疗法
取白芥子20克,元胡15克,细辛12克,甘遂10克,共为细末,用鲜姜60克捣汁调糊,分别摊在6块直径约5厘米的油纸或塑料薄膜上,贴在双侧肺俞、心俞、膈愈穴,或贴于双侧肺俞、百劳穴、膏肓穴上,然后再以胶布固定。一般4~6小时。
如贴后局部烧灼疼痛,可提前取下;如局部微痒或有温热舒适感,可以多贴几个小时。每伏贴一付,每年三付。
隔姜灸法
用七星针在大椎穴、定喘穴、风门穴、肺俞、厥阴俞、心俞等穴上敲击后,用鲜姜片贴在上述每个穴位上,再放上约大枣核大小的艾柱,隔姜燃熏,每穴灸3壮,每周3次,在三伏天共灸12次。
暑天热盛,腠理开泄,气血最畅,隔姜灸可使艾姜的温热直透组织,促进血液循环,通经活络,温阳散寒以祛湿。
除此以外,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一些中成药及滋补剂,对于一些体质虚弱,年老体衰及慢性病患者很有防治效果,因此还有“补在三伏”之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