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至,盛夏始,又到了一年气温最高的时节,太阳达到了一年中最强的辐射。此时,户外连风都是热的,似乎轻轻一吹都能把人给吹化。
在这种炎热的气温下,人最容易为“暑邪”所伤,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中暑”。那“中暑”是不是来一支藿香正气水就可以了呢?其实这里面很有讲究,今天带大家好好了解一下什么是“暑邪”。
“夏伤于暑者,谓季夏、小暑、大暑之令,伤于暑也。其时天暑地热,人在其中,感之皆称暑病。”
什么是暑邪?
暑为火热之邪,为夏季主气。暑邪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生在夏至以后,立秋以前。暑邪独见于夏令,故有“暑属外邪,并无内暑”之说。
暑邪有什么特点呢?
“
暑性炎热
暑为夏月炎暑,盛夏之火气,具有酷热之性,火热属阳,故暑属阳邪。
暑邪伤人多表现出一系列阳热症状,如高热、心烦、面赤、烦躁、脉象洪大等,称为伤暑(或暑热)。
“
暑性升散
暑为阳邪,阳性升发,故暑邪侵犯人体,多直入气分,可致腠理开泄而大汗出。汗多伤津,污液亏损,则可出现口渴喜饮,唇干舌燥,尿赤短少等。
在大量汗出同时,往往气随津泄,而导致气虚,故伤于暑者,常可见到气短乏力,甚则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之中暑。
暑热之邪,不仅耗气伤津,还可扰动心神,而引起心烦闷乱而不宁。
“
暑多挟湿
暑季不仅气候炎热,且常多雨而潮湿,热蒸湿动,湿热弥漫空间,人身之所及,呼吸之所受,均不离湿热之气。暑令湿胜必多兼感。
其临床特征,除发热、烦渴等暑热症状外,常兼见四肢困倦、胸闷呕恶、大便溏泄不爽等湿阻症状。
注意:暑邪致病还有阴阳之分。
阳 暑
在炎夏之日,气温过高,或烈日曝晒过久,或工作场所闷热而引起的热病,为中于热,属阳暑。
中阳暑的人会感觉身体发热、头晕、头痛、四肢倦怠、口渴等症状,严重会出现呼吸急促、意识不清等热衰竭状况。此时,中成药可选十滴水和仁丹。
阳暑怎么防?
高温天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夏日出门要备好防晒用具,如遮阳帽、遮阳伞、太阳镜等。如果确需在户外作业者,也应每隔一小时到荫凉处稍作休息。
少量多次补水
不要一次性饮用大量水,否则会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症状。可在水中加入少量盐,补充电解质。
清淡饮食
瓜类大多能清热化湿、帮助排毒,是夏季降温防暑的好食材,尤其推荐冬瓜、丝瓜、苦瓜、黄瓜等。
阴暑
暑热时节,过食生冷,或贪凉露宿,或冷浴过久所引起的热病,为中于寒,属阴暑。
中阴暑的人基本不出汗,皮肤温度较低、感觉身体酸重,头上像裹了个湿布一样,没有力气、头晕脑胀,状态不佳、舌苔发白,厚腻,舌质淡、还有典型的腹痛腹泻,上吐下泻,关节酸痛等等。此时,可以服用藿香正气水。
阴暑怎么防?
不要通宵达旦地使用空调
夏季空调室内温度最好不要低于 26℃。要避免空调长时间直吹身体某部位,建议穿盖衣被。从户外回到室内时,在流着汗的情况下,不宜立马进入空调房。
适量运动
做些中低强度运动,适度排汗带走体表寒湿。注意运动不宜在烈日下进行。
注意节制生冷饮食
少食生冷之物。避免在大汗后立即用冷水淋浴。
温馨提示
如果在街上遇到有人中暑倒地,要立即处理:
01
转移中暑患者
迅速将患者抬到通风、阴凉的地方,使其平卧并解开衣扣,松开或脱去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衣服。
02
物理降温
可在患者头部敷冷毛巾,用冷水进行全身擦浴,然后用扇子或电扇吹风,加速散热。当体温降至38℃以下时,要停止一切冷敷等强降温措施。
03
及时补充水分
可适当加入少量盐或清凉饮料,但不可急于补充大量水分,否则会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症状。
一旦患者失去知觉,叫不醒,非专业人员请立即拨打120,将患者送到医院诊治。
夏日炎炎,
再推荐几道消暑药膳给大家
绿豆鲜藕炖猪脊骨
材料
绿豆100克,鲜藕250克,猪脊骨250克,食盐适量。
制作方法
绿豆洗净,浸泡2小时,鲜藕洗净切块,猪脊骨切块飞水后洗净。将鲜藕、绿豆及猪脊骨一同放入汤煲,加适量水,大火煮沸,小火煮约1小时,加入适量食盐,吃藕喝汤。
乌梅茶
材料
乌梅10克,陈皮5克,甘草5克。
制作方法
将材料洗净后放入锅中,加水煮20分钟,加入适量冰糖,放凉后饮用。
功效
解暑、生津、止渴。
枸杞茶
材料
枸杞10克、薄荷3克、陈皮10克、菊花6克。
制作方法
将材料洗净后放进茶杯里,冲入沸水加盖闷泡10分钟至味道渗出,加入适量冰糖。
功效
滋阴、清热、消暑。
荷叶粥
材料
新鲜荷叶1张、大米50克。
制作方法
鲜荷叶洗净切丝,大米淘净,将荷叶水煎取汁,去渣,加大米煮成稀粥服食。
功效
暑天常伴有湿邪盛,很多人的脾胃功能低下,常会感觉食欲不佳,稍不注意就容易出现腹泻等,所以不妨多吃一些能健脾利湿的食物。比如在煮粥时适当加一些荷叶,既能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荷叶味道清香,略有苦味,具有解暑清热,升发清阳的功效,对于夏季暑热泄泻等症有明显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