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雨水多,人体很容易出现湿气重的症状。此外,酷暑时节人们贪图冷气、爱喝冷饮、喜吃凉菜,也将湿邪深深地埋在了体内。
中医认为,湿是六大致病因素之一,湿与寒在一起,称为湿寒;与热在一起,称为湿热;与风在一起,称为风湿;与暑在一起,称为暑湿。湿邪如不祛除,不仅会让人身心不畅,患疾病时更会使病情迁延难愈。
如何判断自己体内是否有湿气?以下五种症状可提示:
舌苔厚腻
假如发现自己舌苔非常厚或者舌体胖大,并且舌头边缘还伴有明显齿痕的话,那就证明体内的湿气太重,应该及时进行调理。如果还伴有面色晦暗且发黄,早晨起床时眼皮浮肿,或眼袋明显,同样提示体内的湿气较重。
大便不成形
正常的大便是软硬适中的条形,如果大便外形软烂、黏腻,不成形,粘在马桶上不易被冲走,这也说明体内有湿,消化吸收功能异常。
食欲差
如果到了该吃饭的时候,没有饥饿的感觉,吃一点东西就感觉胃里胀胀的,在吃饭过程中还有隐隐的恶心感。这种现象也是脾胃功能较弱、体内湿气过重的表现之一。而这种现象更容易出现在夏季。
小腿肚发酸
假如您在早上起床后感觉自己的小腿肚酸痛且沉重,或者发现最近的体重有所增加,呈虚胖现象,即肌肉疏松,脂肪下垂等,可能就是体内湿气过重造成的。
精神状态差
湿气重的人常常会有胸闷的感觉,想长呼一口气才舒服,身体特别疲乏,懒得活动,有头昏脑胀之感,易困倦,记忆力减退。
正所谓“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这句话就是形容人体内的湿气过重,让人的精神无法提起来,从而影响生活质量。下面就为大家推荐几种夏季适用的祛湿中药。
01茯苓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心、脾、肝、肾经,具有健脾和胃、补脑健身、利水渗湿、宁心安神等功效,被誉为中药“八珍”之一。茯苓特点是补而不峻,利而不猛。药性平和,既能扶正,又能祛邪,是脾虚湿盛者必不可缺的健脾祛湿中药。
02五指毛桃
五指毛桃食药兼之,在众多祛湿食材中它的补虚作用较强,又能补脾肺之气,中医认为它能健脾补气、养胃祛湿。体内湿气较重时,利用五指毛桃煲汤煮水饮用,有助祛湿养生,而且五指毛桃汤出炉时香气四溢,能增加人的食欲。
03苍术
苍术芳香能化湿,味苦也能化湿,故祛湿力较强,湿浊去而脾运健,故有健脾作用。适用于脾胃湿困、运化失司引起的食欲不振、脘闷呕恶、腹痛泄泻、舌苔白腻等,常与厚朴、陈皮等同用。
04绵茵陈
绵茵陈是广东民间十分熟悉的祛湿类中药,在春湿夏暑时常入药入汤,它价格便宜且随处可见,早在《神农本草经》时就被列为上品。中医认为它能清湿退热、利胆去黄,尤善治三焦湿热,以及黄疸、肝炎、小便不利、风痒疮疥等。
05五加皮
五加皮为祛风湿类中药,具有祛风湿、强筋骨和利水的功效,同时它还有补肝肾、壮筋骨的作用。五加皮的药用主要为治疝气、腹痛、男子阳痿、小便余沥、女子腰脊痛、两脚疼等。地处潮湿的区域,特别适合在端午节喝五加酒。
06白术
白术具有补脾益胃、燥湿和中、止汗、利尿、安胎的功能。《本草汇言》中记载,白术“乃扶植脾胃,散湿除痹,消食除痞之要药也”。白术能改善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易泄泻等症状。黄疸、容易出汗、水肿之人以及小便不利者亦可使用。
07赤小豆
赤小豆味甘,入心、小肠经,具有利水除湿、和血排脓、消肿解毒的功效。它清热作用比绿豆弱,但利水祛湿作用更强,不但可以治疗一般的水肿,甚至可以治疗“大腹水病”,即肝硬化腹水。赤小豆一般用来熬粥或做馅。
08砂仁
砂仁味辛,性温,归脾、胃、肾经。能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该品辛散温通,气味芬芳,其化湿醒脾,行气温中之效均佳,古人视其为醒脾调胃的要药。故凡湿阻或气滞所致之脘腹胀痛等脾胃不和诸症可以常用,尤其是寒湿气滞者最为适宜。
09茅根
白茅的根部,是利尿祛湿之好材料。中医认为,茅根性寒、味甘苦,入肺经、胃经、膀胱经,主要作用是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常用于治疗一些热病,如肺热所致烦渴、咳嗽,胃热所致的呕吐等;也治疗一些血症,如吐血、尿血等;同时,可治疗水肿、黄疸、小便不利等。
10薏米
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在湿气较重的季节或地区,可用薏米煮汤喝。因薏米性微寒、偏凉,所以平时怕冷的阳虚体质者不宜长期服用。
11灯芯花
灯芯花为利水渗湿类中药,具有清心降火、利尿通淋之功,尤其清心降火功效显著,且不会过分寒凉,味又甘淡,常为广东民间入汤入粥入药之用。
12扁豆
扁豆味甘平而不甜,气清香而不窜,性温和而色微黄,与脾性最合,是一味补脾而不滋腻,除湿而不燥烈的健脾化湿良药。扁豆中的红细胞凝集素、皂素等天然毒素比较耐热,只有将其加热到100℃并持续一段时间后,才能破坏。因此要注意扁豆必须炒熟才食。
13木棉花
中医认为,木棉花味甘性凉,归脾、肝、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除湿利水、健胃消暑等功效,对于泄泻痢疾、咳血吐血、疮毒湿疹等症颇有疗效。此外,木棉皮还有清热、利尿、活血、消肿、解毒等功效。
14芡实
芡实首载于《神农本草经》,被视为延年益寿的上品,认为其具有“补中、除暑疾、益精气、强志、令耳目聪明”等作用。有健脾除湿、固肾益精的功效。吃芡实要用慢火炖煮至烂熟,细嚼慢咽,方能起到充养身体的作用。芡实与鱼头同食,还有健脑效能,可以治疗神经衰弱。
上述的众多祛湿中药除了单用,还可以联合运用,增强祛湿效果,不过建议市民在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上一篇:爱出汗的人,多揉揉肾顶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