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炎热,出汗在所难免,适量出汗有助于身体健康,大量出汗则有可能导致体虚。
中医如何认识汗
汗液,是津液通过阳气的蒸腾气化后,从玄府(汗孔)排出之液体。所以《素问·阴阳别论》说:“阳加于阴谓之汗。”《温病条辨》也说:“汗也者,合阳气阴精蒸化而出者也。”汗液的排泄,还有赖于卫气对腠理的开阖作用:腠理开,则汗液排泄;腠理闭,则无汗。
夏季过度出汗,耗损阳气
中医学认为,心主血脉,汗为心之液,血汗同源。《血证论》曰:“汗者阳分之水,血者阴分之液,阴与阳原无间隔,血与水本不相离。”因此,中医认为大汗伤阳,就是说如果因为某种原因,过度出汗,会令阳气耗损,容易出现浑身乏力的情况,不值得提倡。
中医学将不正常的出汗,归于汗证。
历代医家对于汗证的病因病机早有论述,如著名医家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到,出汗主要是由外界原因引起的,风、热、湿是最常见的原因。而《黄帝内经·素问·经脉别论》中也提及持重远行汗出于肾,过劳会导致肾虚,出现汗多,伴有腰膝酸软和神疲乏力等表现,治疗此类汗证应以补肾固气为治疗原则进行敛汗。清代王清任在《医林改错》提及因血瘀所致汗证。总而言之,汗证的致病病机复发多样,虚实交错。
汗证包括了自汗,盗汗。
其中白天稍微活动一下就出汗,称为自汗。
从中医角度来看,自汗可因身体虚弱、气阴两亏,津液外泄导致。此类自汗的人常常伴有疲惫、乏力、气短、畏寒等症状。
体质阳亢热盛也极易出汗。但此类患者出汗后往往觉得舒服,因为体内的热、火等邪气会随着汗排除体外。
盗汗,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征。
小孩因为脏腑稚嫩,调节功能稍弱,或睡前进食,玩闹,在入睡最初的2小时内,容易出现头背出汗,并不需要特殊治疗。但如果出汗太多,容易疲劳,就需要及时就医的。
此外,产妇、尤其是新产妇,生产过程中容易耗气伤血,在产后的一两周内,也容易出现多汗,盗汗,如果长期如此、持续不减,也应该及时治疗。
其他情况,比如有的人头部特别容易出汗,“热自胸中熏蒸于上,故但头汗出而身无汗”,可能是体内有热,热邪蒸腾,迫汗外出。再比如单侧身体出汗明显,可见于脑中风后肢体偏瘫的患者,与患者侧肢体经络气血瘀阻不通相关,与之前王清任的理论相符。
夏季应适当出汗
当然,正常人在气候炎热、活动、衣着过厚、情绪波动、紧张、进食等情况下出汗,属于人体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果因为讨厌出汗,整个夏季,都处于空调所营造的低温环境中,不外出运动,只呆在室内,并不利于身体健康,反而容易出现身体沉重,酸懒无力,精神不振的症状。
专家建议,应该顺应天气和身体状况,适时外出活动。出汗多的时候,注意及时补水,电解质外,还可以适当食用一些具有养阴生津的药材或者食品,有助于补充人体津液的亏耗,如生地、麦冬、沙参、玉竹、百合等。此外,还应当注意补气固摄,适当食用一些具有敛汗作用的黄芪、西洋参、煅龙骨、煅牡蛎等。
夏季防暑补水汤谱
桑叶金银花茶
材料:桑叶10克,金银花10克,可加入3-5克白菊花或绿茶。
做法:开水冲泡或煮开10分钟左右,放凉即可饮用。
功效:疏风清热而止汗。适合汗多伴有口干咽痛,舌燥尿黄的人群。
黄芪炖乌鸡
材料:黄芪20克,乌鸡半只,红枣2-3枚,枸杞一小把。
做法:乌鸡切块加清水,加入黄芪,红枣,枸杞隔水炖熟,调味服食。
功效:补脾益气、养阴益血,能补益肺气而固表止汗。适合产后或体虚,汗出疲倦的人群。
泥鳅豆腐汤
材料:泥鳅100克,南豆腐2块,食用油,食盐各适量。
做法:先用热水洗去泥鳅粘液,剖腹除去内脏,用热油煎至金黄色,加豆腐,加水2碗煎至半碗,用盐调味,吃鱼喝汤。
功效:益气养阴,可用于盗汗调理。
需要注意的是,现代人长期处于空调环境,夏季出汗机会大大减少,很多人不知道,其实在该出汗的时候不出汗也有一定危害性。
常说春夏养阳,目的就是为了帮助阳气正常生发与疏泄,其中出汗就是阳气正常生发疏泄的一种表现,长期不出汗必将影响人体阴阳平衡以及新陈代谢,长此以往,可导致疾病的发生。
上一篇:增强体质,试试用这味药泡水喝